前倚泛著波光的海岸,背靠綿延起伏的山巒,數臺集裝箱橋吊聳立,水面上船只來來往往、貨運繁忙……這是巴基斯坦5盧比面值紙幣上的圖案。圖案中的港口,是由中企建設、運營的瓜達爾港。從黃沙漫天的戈壁荒漠,到“國家地標”,瓜達爾港的華麗轉身,離不開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瓜達爾,英文意為“風之門”,是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的港口城市。從空中俯瞰,瓜達爾猶如鑲嵌在皇冠上的一顆寶石。東西兩側是弧線優美的半圓形海灣,瓜達爾港就建在東側海灣里。
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標志性項目——中巴經濟走廊正式啟動建設。它的起點是中國新疆喀什,終點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全長3000公里。同一年,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取得瓜達爾港和自由區的運營權,開啟了這一中巴經濟走廊支柱項目的蝶變之旅。企業接手運營前,瓜達爾港處于半廢棄狀態,碼頭設施老舊不堪。
要想舊貌換新顏,需要對瓜達爾港進行全方位改造。一組數據可以直觀地呈現這家企業為此進行的探索——投入近5000萬美元對港區道路、碼頭等設施進行功能恢復;新增5臺集裝箱橋吊;新建6.5萬平方米堆場;增添先進的集裝箱掃描設備;將日產10萬加侖的海水淡化廠擴容至22萬加侖;新增10萬平方米綠地。瓜達爾港目前可以同時停靠兩艘5萬噸級的船舶,有效處理集裝箱、散貨、滾裝貨物、石油液化氣等業務,具備全作業能力。
今年3月中旬,一艘載有近5萬噸小麥的貨輪停靠在瓜達爾港。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將貨物掃描、裝卸后,由車隊將其運往巴基斯坦各地的倉庫中。這只是近期陸續到港的45萬噸小麥裝卸業務中的一小部分。這批貨物的運抵是一個新里程碑,將進一步帶動瓜達爾港的貿易往來。相比于巴基斯坦其他港口,瓜達爾港裝卸服務迅速,運輸組織有序,不會產生滯期費,這是它的獨特優勢。
從百廢待興的小碼頭,到能夠停靠大型貨輪,具有倉儲物流(物流行業分析報告)、轉運服務的多功能碼頭,瓜達爾港的蝶變不僅激發出新活力,也帶動瓜達爾自由區的聯動發展。山東臨沂的海外商城、廣東珠海的商品展銷中心、浙江寧波的再生資源園區……一批國內企業和項目漂洋過海、相繼安家,尋找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