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汽車產銷同比穩定增長,新能源汽車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汽車整車出口大幅增長,汽車市場成為經濟復蘇中的一抹亮色。”日前舉辦的第十九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安鐵成說。不過,業內專家也對年初開啟的大規模降價促銷給行業盈利帶來的影響有所擔憂。
統計顯示,今年1至7月,汽車制造業完成營業收入53148.4億元,同比增長11.8%;實現利潤2583.1億元,同比增加1%,汽車制造業利潤率為4.9%,同比有所下降。“7月份,汽車(汽車行業分析報告)行業在成本同比增長6%的背景下,利潤率同比下降了30%。”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總體看,燃油車可實現盈利,但市場有所收縮,新能源汽車增長快,但亟須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破解“增量增收不增利”。
日前舉辦的2023蔚來創新科技日活動上,蔚來汽車宣布業內第一顆自研激光雷達主控芯片量產。據介紹,該芯片在功耗降低50%、點云處理延遲優化30%的基礎上,每顆還能節省幾百元成本。蔚來還全方位展示了12項全棧自研技術,涵蓋了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整車全域操作系統、芯片和車載智能硬件、電池、電驅及高壓系統等智能電動汽車核心產業鏈。
去年三季度以來,蔚來每季度研發投入約30億元,營收占比超過20%,我們的投資策略是用當期的投入換取遠期的毛利。除了擴大規模和加強管理,蔚來更加希望通過技術創新來降低成本。為此,蔚來已經搭建了分布在6個國家的13個研發團隊,全球研發人員超過1.1萬名,申請全球專利超過7300項。
技術降本也讓小鵬汽車看到了提高盈利能力的潛力。日前,小鵬G9在根據用戶需求對內飾和配置進行優化調整后,其頂配車型售價下調了6萬元。
廣州智造基地實現前艙和后地板一體式鋁壓鑄后,焊接車間下車體線投資節省30%、土地占用面積節約40%、材料利用率提升至97%以上。全面升級“扶搖”全域智能進化架構的2024款小鵬G9,智能體驗迭代周期縮短30%,車載智能系統的軟件適配成本降低85%,語音對話服務成本降低50%。“盡管調低了售價,通過技術降本、管理降本、規模降本,G9的毛利甚至還有所提升。”何小鵬說。
去年,比亞迪單車利潤8854元,今年上半年,補貼取消但銷量同比增長94.25%的比亞迪單車利潤為8362元,這說明實現規模效應依然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超過20萬輛的廣汽埃安、接近14萬輛的理想均實現了盈利,這讓其它車企對規模降本更有信心。
伴隨著一款由合資企業90后年輕研發團隊主導開發的全新純電動概念車登場,東風本田新能源汽車品牌“靈悉”正式發布,明年首款純電轎車將投放市場。推出由合資企業中方主導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充分發揮國內供應鏈靈活高效、快速響應、低成本等優勢,并補齊合資企業智能網聯技術和應用短板,東風本田此舉開創了合資企業智能電動化轉型的新模式。充分發揮中方合作伙伴的技術和研發優勢,建立全新合作模式,漸成合資企業中外雙方共識。
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增資7億美元持有小鵬汽車4.99%股份,雙方簽署長期合作技術框架協議,合作初期將基于小鵬G9共同開發兩款針對中國市場的中型大眾品牌純電動汽車,預計2026年推出。與此同時,奧迪與上汽簽署諒解備忘錄,上汽集團將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參與上汽奧迪全新電動車型聯合產品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