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設施網絡不斷完善,重大工程建設有序推進,農村公路“三通”目標全面實現……新時代10年來,我國公路建設實現快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當前,交通強國建設進入新階段,要不斷推動公路建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作為覆蓋范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的交通基礎設施,公路承擔著我國63.5%的營業性旅客運輸量和73.3%的營業性貨物運物流(物流行業分析報告)輸量,是“流動的倉儲”和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交通的快速發展,對服務保障出行運輸、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公路建設取得哪些成就?新時期推進公路交通高質量發展將從何處著眼?在交通運輸部23日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圍繞加快構建現代化公路基礎設施體系,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有關情況,設施網絡不斷完善、重大工程接二連三,國家公路網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新時代10年來,我國公路建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國家公路網實現快速發展,總體適應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公路設施網絡不斷完善。截至2022年底,我國公路總里程達到535萬公里,10年增長112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7.7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其中,京滬、京港澳、沈海、滬昆等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分段實施擴容升級,國家高速公路六車道以上路段增加1.84萬公里。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占比、鋪裝路面占比達到80%和99%,較10年前分別提高約10%和13%,路網結構進一步優化。
重大工程建設舉世矚目。集橋島隧于一體的港珠澳大橋投入運營,南京五橋、蕪湖二橋、武漢青山大橋等10余座跨越長江的通道相繼建成,全長超2500公里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線貫通,雄安新區“四縱四橫”對外骨干路網基本形成……10年來,公路建設服務國家戰略,一批標志性的重大項目不斷涌現。
公路建設技術邁上新臺階。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項目攻克了大尺寸沉管隧道建造、運輸、沉放等關鍵技術;秦嶺天臺山隧道、天山勝利隧道等在超長山嶺隧道設計、施工等方面保持世界領先;超高強度鋼絲等國產標志性材料裝備經受住實戰考驗……10年來,公路建設不斷攻堅克難,突破一系列工程技術瓶頸。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由88本增加到158本,指標體系和標準體系更加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