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再生銅產量穩步增長,達到375萬噸,節約礦產資源開采6.8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50萬噸,在銅產業資源保障和節能減排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再生銅產量達190萬噸,同比增長5.6%。
再生銅產業是我國銅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再生銅可以作為銅原料的重要補充。發展再生銅產業對解決我國銅資源自給率低、對外依存度高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再生銅能夠實現銅資源循環利用,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在“雙碳”目標下,再生銅已成為銅產業綠色循環發展的重要方式和低碳轉型的重要路徑之一。
再生銅產業發展仍然面臨困難和挑戰。產能布局有待合理規劃,企業提質增效有待升級,主導產品應用領域有待拓寬,原料精細化分選程度有待提高,海外原料競爭加劇。工業(工業行業分析報告)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處長莫虹頻表示,下一步,將從5個方面持續推動有色金屬產業綠色循環發展:一是著力推動有色金屬工業固廢源頭減量,加快構建有色金屬工業綠色制造體系。二是推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引導企業加大創新力度。三是推動再生資源產業提質升級,加強再生有色金屬標準化工作。四是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相關固廢的資源綜合利用工作,提高鋰、鈷、鎳等戰略性金屬資源回收利用水平。
在再生銅等金屬進口方面,海關總署風險管理司原一級巡視員王延春表示,近兩年來,我國在強化風險管控前提下,繼續全力保障進口再生銅原料提質增量,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在再生銅制桿方面,應用最新的再生銅精煉工藝配合復合精煉劑可以大幅提高精煉效率,自動化冷卻控制和加大錠坯改造能大幅提高銅桿拉絲性能,提升產品穩定性。未來,再生銅制桿企業可以通過改造設備和改善工藝來提升產品質量,擺脫低價競爭局面,向精深加工領域延伸。
再生銅產業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是大勢所趨。阿里集團世界電子貿易平臺商務總監榮斐表示,公司通過構建再生金屬交易線上數字化平臺的方式,實現線上和線下交易一體化,讓產業鏈上加工、回收、利用等環節的企業均能享受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