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鋼鐵(鋼鐵行業分析報告)業展現出較強發展韌性,產量保持增長,品種結構不斷優化,行業運行總體基本平穩。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粗鋼產量為7.95億噸,同比增長1.7%;生鐵產量為6.75億噸,同比增長2.8%;鋼材產量為10.29億噸,同比增長6.1%。前三季度,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為7.31億噸,同比下降1.5%。
從供需總體態勢看,鋼鐵供給強于需求。鋼材出口增長和國內制造業用鋼需求上升成為支撐鋼產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建筑業用鋼需求收縮成為消費量減少的主要因素。進口礦價同比雖然有所下降,但囿于美元升值的影響,鋼企成本重心實際下移幅度小于鋼價降幅,行業整體利潤同比下降。據中鋼協統計,前三季度,重點統計鋼企營業收入為4.66萬億元,同比下降1.74%;營業成本為4.39萬億元,同比下降0.61%,收入比成本降幅大1.1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為621億元,同比下降34.11%;銷售利潤率為1.33%,同比下降0.66個百分點,在41個工業大類中排名靠后。
前三季度,鋼鐵行業運行保持平穩態勢,主要表現為:月度鋼產量與消費量波動幅度小于前兩年;各月總體均保持盈利,6月份以來行業利潤呈逐月上升態勢。中鋼協預測,隨著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面落地實施、效果顯現,鋼材需求后期有望逐步恢復。在供應方面,產量調控政策執行疊加能耗、環保管控等政策監管,預計今年四季度鋼鐵產量將有所回落,市場供強需弱的格局或階段性改善。
鋼鐵行業減量發展是大勢所趨。當前,保持鋼鐵行業平穩運行的關鍵在于做到供需動態均衡,適當控制生產節奏。這也是近日召開的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宣貫會關注的重點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粗鋼產量為7.95億噸,平均日產291萬噸。為保證供需平衡和企業效益,鋼鐵企業主動減產,全國粗鋼日產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但如果按9月份日產274萬噸測算,全年產量還將超過去年。如果今年產量與去年持平,則四季度粗鋼平均日產242萬噸,將比9月份日產下降32萬噸。
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及國內鋼鐵需求較弱的局面,鋼鐵行業要以效益為中心,繼續加強自律、主動限產,要堅持“有利潤的收入、有現金的利潤”。對鋼產量占世界比重超過50%的中國鋼鐵行業來說,最重要的是要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