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個月,我國粗鋼產量8.74億噸,同比增長1.4%;粗鋼表觀消費量8.03億噸,同比下降2.0%;出口鋼材7473.2萬噸,同比增長34.8%。總的來看,我國鋼鐵(鋼鐵行業分析報告)供給強于需求,國內制造業用鋼需求上升和鋼材出口增長成為支撐鋼產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建筑業用鋼需求收縮成為消費量減少的主要因素。鋼企成本重心實際下移幅度小于鋼價降幅,行業整體利潤同比下降。
今年1月份至10月份,重點統計會員鋼鐵企業利潤總額719億元,同比下降26.8%;平均利潤率為1.33%,同比下降0.47個百分點。有力提振了行業發展信心。中鋼協有關報告分析認為,隨著國家抓實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面落地實施、顯現效果,有助于鋼材需求逐步恢復。
今年6月6日,馬鋼新特鋼工程項目(一期)投產,現已實現階段性達產。該項目總投資92.69億元,全部投產后,馬鋼特鋼產能將突破400萬噸。中天淮安公司鋼簾線七廠首批成品下線。中天鋼鐵精品鋼簾線項目產品主要用于子午線輪胎應用領域。
上述企業的做法只是鋼鐵業積極適應市場變化、加快提質增效升級的一個縮影。更好滿足高端鋼材需求。船舶、汽車、家電等制造業和風電、光伏等新興產業用鋼品種數量持續增長。前三季度,電工鋼板(帶)產量同比增長14.3%,熱軋薄板同比增長18.2%,冷軋窄鋼帶同比增長15.7%。從出口品種看,熱軋板卷和中厚板增長較明顯,鍍層板出口保持平穩增長,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占比明顯提高。
積極推進智能化改造。目前,鋼鐵行業機器人應用密度達到54臺(套)/萬人,90%的鋼鐵企業建立了生產制造執行及能源管控系統,500萬噸規模以上企業基本建立了管控銜接系統。鋼鐵企業積極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鋼鐵制造全流程的深度融合,形成包含智慧生產、質量管控、設備運維等多業務集成的平臺管控架構,實現了生產效率提高、能效水平提升、質量穩定性提高、員工勞動強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