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啟,算力正以一種新的生產力形式,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算力基礎設施作為算力的主要載體,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和基礎設施,對于實現數字化轉型、培育未來產業以及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算力正加速向政務、工業(工業行業分析報告)、交通、醫療等各行業各領域滲透。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76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到197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次數),位居全球第二。算力總規模近5年年均增速近30%,存力總規模超過1080EB。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發展成效顯著,但與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相比,與應對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計算力方面,算力規模超過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5%。運載力方面,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間基本實現不高于理論時延1.5倍的直連網絡傳輸,重點應用場所光傳送網(OTN)覆蓋率達到80%,骨干網、城域網全面支持IPv6,SRv6等新技術使用占比達到40%。存儲力方面,存儲總量超過1800EB,先進存儲容量占比達到30%以上。應用賦能方面,圍繞工業、金融、醫療、交通、能源、教育等重點領域,各打造30個以上應用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