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興產業的代表,互聯網(互聯網行業分析報告)經濟在時代發展大潮中應運而生,有效增加了居民就業渠道,促進了創新創業發展,擴大了國內消費需求,增強了公共服務便利度。
互聯網經濟具有體量大、發展空間廣、帶動就業多的顯著特點,在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加速產業變革方面成效突出,已經成為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當前,我國互聯網企業呈現“量利齊升”的良好發展態勢。今年1月份至8月份,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9067億元,同比增長2.6%;實現利潤總額913.8億元,同比增長28%。這充分彰顯了互聯網經濟發展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下的潛力和活力。
近年來,互聯網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互聯網經濟是互聯網技術和經濟實踐深度融合的產物,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作為新興產業的代表,互聯網經濟在時代發展大潮中應運而生,有效拓展了居民就業渠道,促進了創新創業,擴大了國內消費需求,增強了公共服務便利度。從增加就業看,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就業形態,創造了包括電子商務、家政服務、外賣、快遞、網約車、網絡直播等在內的新就業崗位。從促進創新看,我國互聯網企業積極研發新產品、新技術,在加大創新投入、激發創業活力方面起到了較好的引領作用,形成了開放創新的良好氛圍。從擴大需求看,互聯網企業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先進制造業,有效增加了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同時利用消費平臺企業充分挖掘市場潛力,促進供需更好銜接。從公共服務看,互聯網企業借助互聯網技術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快速發展,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務的便捷化、普惠化、個性化服務水平,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要支持平臺企業在創造就業、拓展消費、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下一步,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發揮互聯網企業在擴大消費需求、引領創新發展、拓寬就業渠道、促進轉型升級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