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推進“5G+工業互聯網”專網建設,加快工業級5G產品研發推廣……在20日于武漢開幕的2023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一系列舉措,提速“5G+工業(工業行業分析報告)互聯網”在各行業的應用。下一步將狠抓產業創新、促進規模應用、完善政策體系,探索建設一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全面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普及。
引入智能制造系統,中藥制劑生產實現全流程質量追溯;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煉鋼加料、調溫等工序可以自動精準完成;在5G高速通信模式下,工作人員坐在智能車間中控室里就可以用搖桿和按鈕完成放礦作業……從智能工廠到智慧礦山,數字技術賦能效果持續顯現。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我國5G行業應用已融入國民經濟,全國“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8000個。5G已經由生產現場監測、廠區智能物流等輔助環節,深入到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等核心控制環節。
我們基于用車場景自主開發產品工藝一體化設計平臺,打通研發、工藝、設計數據流,實現流程再造,新車型項目周期從36個月縮短至24個月。通過數字化改造,一條柔性生產線可滿足所有車型的混線生產,即使是一款車型也能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生產,實現千車千樣。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工業互聯網發揮了基礎支撐、創新驅動、融合引領三方面重要作用。工業互聯網實現了工業數據更大范圍、更高效率、更加精準的優化和配置,將數字技術與各行業特有的知識、經驗、工藝相結合,推動生產方式與企業形態變革。
工業和信息化部連續實施2個三年行動計劃,地方出臺相關支持政策。隨著政策體系完善和產業基礎夯實、生態體系壯大,智能制造新場景、新方案、新模式不斷涌現,工業互聯網在推動產業轉型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工業體量大、門類多,往往隔行如隔山。工業企業設備、單元、車間等數字化水平不盡相同,工業互聯網應用也面臨著復雜性高、難度大等問題。要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做深做透,要發展面向細分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專家為推進“5G+工業互聯網”應用出謀劃策。以智能設備、內外網絡標識體系、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中心等為基礎的新型工業數字基礎設施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重視數實融合中供應鏈、產業鏈的協同,同時通過更多需求、場景拉動模式、技術不斷演進,實現在場景內的升級,在場景中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