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沉穩冷靜又帥氣的TikTok CEO周受資,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一戰成名,成為亞裔商業精英的代表,此后他便鮮少露面;但TikTok在北美的動作不斷,張一鳴帶著這位知名CEO,正在開啟另一場商業冒險之旅。ikTok Shop在美國上線,從半閉環走向全閉環,并開始為年終黑五大促熱身。這意味著,TikTok正式加入了與TEMU、SHEIN等中國公司,以及亞馬遜、沃爾瑪等本地巨頭的電商混戰。
坐擁10多億用戶的全球第三大流量池TikTok,幾年來始終處于燒錢狀態,收入與國內的抖音可謂天上地下。如今,布局數年、小心試水互聯網(互聯網行業分析報告)電商的TikTok,也到了進擊的時刻。這是張一鳴的又一場豪賭。若TikTok商業化成功,它將復刻抖音國內電商的輝煌,撐起字節跳動另一半的江山;而如果失敗,燒錢與監管將使TikTok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
激烈的市場競爭之外,歐美市場的安全、隱私監管問題,始終是懸在TikTok頭上的達摩利斯之劍,張一鳴、周受資和TikTok的前路,注定全非坦途。
3億美國人,1.5億都在玩TikTok ,全平臺月活用戶16億,做到這一點張一鳴只用了6年。如此巨大的流量如果沒有商業化來“收割”,便不能持續。現在,張一鳴顯然想讓TikTok在收入上更進一步了。TikTok shop在美國上線的同時,其與Shopify合作推出的“小黃車”等外部鏈接正式關閉,徹底結束了2020年以來的半閉環模式,成為了一家獨立的電商平臺。
即將到來的黑五,TikTok為商家提供了高達50%的補貼折扣,并開放全托管模式,豐富產品供給。這一系列動作顯得堅定而又決絕。張一鳴和周受資下定決心在北美加速拓展電商業務了。事實上,TikTok此前已在英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地開放了電商功能,在美國這個電商大國開放,意味著TikTok商業化進入了深水區。
這樣的堅決,折射了TikTok的收入和盈利焦慮。日活用戶與抖音差不多的TikTok,收入卻只占字節總收入的19%。過去四年,廣告是TikTok主要收入來源,但TikTok的廣告轉化率不高,官方數字只有0.7%~3%,據The Information數據,去年TikTok等海外收入16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