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空調(空調行業分析報告)市場走出一輪讓眾多經銷商、市場觀察人士“完全看不懂”的節奏和趨勢。主要空調企業都說市場還可以,眾多線下經銷商卻說市場很不好,更多的家電經銷商則說“累死了也賺不到錢”。從2023冷年跨入2024冷年之后,對于空調行業今年以來在中國市場上的走勢和發展情況,家電圈注意到,在一線市場上不少空調企業和眾多線下經銷商的看法并不一致。
來自主要空調企業的說法是“還不錯”。位居行業前三甲的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上市公司半年報也顯示:空調業務均保持著上漲勢頭,其中海爾空調業務收入漲幅最大,達到18%,格力空調業務底盤大,但也保持著近2%增長。此外,海信空調、奧克斯空調、TCL空調,還有長虹空調等企業釋放的信息也表明,均保持著不錯的增長,增幅普遍都在2位數。
今年以來,全國多地、持續高溫的加持之下,為什么一線市場上的眾多線下經銷商,也就是傳統的空調渠道商們,對于今年空調市場表現還是給出了“不太好”、“很一般”的回應?在家電圈看來,原因并不復雜,涉及流通渠道的碎片化、產品場景的細分化,以及消費需求的分層化,還有企業競爭的巨頭化,最終帶來的則是市場洗牌的無形化。
主要空調企業的出貨都保持著穩定的增長,但眾多渠道經銷商卻反饋生意不好。原因正是,空調流通渠道在持續碎片化的大潮中,造成任何單一的零售渠道出貨量,必然會出現穩步下行。
舉個例子,當年國美、蘇寧主導連鎖大賣場時代,家電零售渠道還多是以線下實體門店為主;但是,到了京東、天貓主導的線上網店時代,就已經開始從線下到線上,又從線上網店分化出直播帶貨、社群團購、內容帶貨、大V帶貨等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