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陸續打響的2023年雙11大促,家電圈注意到,不少家電企業,以及主要家電零售巨頭,其經營和重心,都已經放到了線下渠道,即眾多實體店的身上。直觀來看,就是今年雙11大促,對于家電市場來說,競爭和搶奪的主場,就在線下實體門店。
當然出現這樣的局面,在家電(家電行業分析報告)圈看來:一,不是說,線上網店的家電生意不行了,也不是說年輕一代消費者降級不買了,而是說隨著前幾年家電產業零售渠道布局的雙線化落地并成熟,線下實體店渠道和加盟商體系正在承擔起為線上網店引流、分銷等重擔,所以線下實體店必然要受到企業和商家們高度重視。
目前,包括京東、天貓,其線下實體店的出貨占比,都已經超越線上網店的規模。同樣,對于海爾、美的、海信、TCL等主要家電品牌來說,其線上的規模化增長已經見頂,存量市場的盤活將主要依靠線下實體店的團隊和經營圈層化深耕。整個消費群體的訴求和追求,以及主要家電廠商的市場經營策略和手段,都面臨著一輪新的調整和轉變。消費者當前就關注大品牌的優價產品,追求產品價格之外的服務和體驗,謀求自身的方便、快捷與舒適;對于家電廠商來說,則是要不斷尋找新的增長動力和支撐點,也需要適時地平衡不同渠道和商家的經營關系。現在也輪到實體門店們重新回歸商業競爭的正軌,借助線上平臺和營銷手段,改善經營質量和結構。
特別是京東、天貓在家電行業,今年以來的主要增長點就來自于線下的實體門店提貨、出貨;而卡薩帝、COLMO、方太、老板,以及格力、海信、TCL等企業,主要的經營破局關鍵點,就在于用戶的分層化落地,讓用戶為產品的價值和服務買單。
雖然現在不少家電實體店的老板們,確實在門店看到不用戶,在線下很難找到用戶來門店購買家電,但是通過社交平臺種草,社群平臺分銷,線上下單支付線下交付安裝,實體門店就成為一種商業信譽和用戶信任的背書。與過去相比,實體門店已經成為一種標志,而多種方式和形態的交易則成為根本。
在多股力量、多方資源,主要廠商的共同推動下,家電圈認為,面對已經開啟的雙11大促,線下眾多家電實體店的老板們,不要再懷疑,也不用再等待和觀望,而是要加快在一線市場上順勢而為地出招、出手和搶奪。
首先,要跟上主要家電品牌商和平臺商的發展步伐,利用他們的促銷政策、資源,在一線市場上有針對性地面向家裝公司、禮品公司,以及中央和地方央企等商業渠道的團購、內購會,打響一場“年度盛宴”,讓更多的用戶可以不燒腦、不費神就能享受到雙11活動的優惠讓利。將真便宜、真實惠直接推到更多用戶的面前,而不是讓他們去尋找,這樣成交轉化率就能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