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燈塔工廠”中,中國以50家的數量持續排名第一,其中12家是家電企業,家電(家電行業分析報告)行業成為入選數量最多的行業;2022年,我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再創新高,達到1.75萬億元,仍是世界家電第一產銷大國;同年,50家家電上市公司研發總投入超過418億元,智能化技術應用水平處于全球第一陣營……作為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家電企業紛紛加大自動化、數字化投入,積極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與傳統家電制造業深度融合,踏上由“制造”到“智造”的升級之路。
滴答滴答……短短20秒內,一塊鋼板完成裁切、沖孔、焊接、漲型、翻邊、壓型、檢測等十幾個工序,變身為一個洗衣機內筒。一天時間內,自動化的生產線不停“吃進去”一卷卷鋼板和各種原材料,“吐出來”一臺臺洗衣機走向終端市場和用戶家庭。
這不是變魔術,而是家電產業“智造”變身的真實生產場景。在海爾位于天津的“燈塔工廠”里,這一幕不停上演。內筒是洗衣機的核心部件,工廠里的內筒模塊生產線是全球首條5G互聯內筒模塊線。不銹鋼料卷自動傳輸進入沖床,經過6次沖壓,打下3000余個大小僅為2mm的排水孔。緊接著,先進的激光焊接技術將鋼板兩端“焊死”在一起,變板為桶。說它“焊死”,是因為焊縫強度甚至超過母材強度。這樣的焊接強度之下,內筒轉速由800轉/分鐘提升到1600轉/分鐘,讓用戶得到最佳的脫水干衣體驗,又減少了大孔徑可能給衣物帶來的損傷。
同一時間,經歷神奇變身旅程的還有洗衣機的“門面”——外殼,同樣是自鋼板料卷進入生產線便由機械臂操作,送到各個生產節點,完成從沖壓、折彎、鉚接再到噴粉等各個工序,而外殼的生產時間又快了2秒。
雖然各零部件的生產節拍不一樣,但它們卻能完美地在生產線上‘相遇’,這要歸功于數字化立體物流配送體系。這個物流系統的聰明之處在于,它能夠根據總裝預先規劃的周訂單進行分解,提前創建日訂單計劃并排序,系統根據排序訂單自動將所需物料提前送至工序線邊。每個工序在物流系統中設置了一定量的緩存區,系統會提前調度,保障生產的連續性,讓洗衣機保質保量地走下生產線、走進千家萬戶。
海爾天津“燈塔工廠”是家電行業制造流程越來越“聰明”、實現提質增效的代表之一。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執行理事長姜風日前撰文稱,最近5年,家電企業紛紛加大自動化、數字化投入,積極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與傳統家電制造業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水平顯著提高,助力企業全方位提質增效,大大提升供需適配能力。
目前中國家電龍頭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全球居領先水平。截至2023年1月,全球各行業評選了10批共132家智能制造“燈塔工廠”、10家“可持續燈塔工廠”,家電相關企業有20家,其中12家是中國家電企業,包括海爾6家智能制造“燈塔工廠”、1家“可持續燈塔工廠”和美的5家智能制造“燈塔工廠”。
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窺見,中國家電智能制造水平已處于全球領先水平。也正是在包括“燈塔工廠”在內的一批優秀家電企業的帶動下,中國持續多年保持世界家電第一產銷大國的名號。2022年我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再創新高,達到1.75萬億元,涌現出卡薩帝、方太、老板、COLMO等一批深受市場認可的自有高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