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電視行業分析報告)算是第一批進入普通家庭的“顯示設備”,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電視在美國和歐洲逐步普及。隨著1958年中國第一臺黑白電視的誕生,到20世紀80年代,電視在國內也已經進入到快速普及階段。
作為“冰箱、彩電、洗衣機”的家庭剛需之一,電視自然也承載了許多70、80、90后的兒時記憶,在大家眼中,電視就是欣賞萬千世界的最佳“窗口”,通過新聞了解最新資訊、通過動畫、電影填充休閑時光,讓電視經歷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內容觀看和娛樂需求逐漸從定時定點轉為碎片化方式,消費者也越來越傾向于使用手機、平板和PC等移動設備,隨時隨地觀看自己感興趣的在線內容,電視的使用時間被大大減少。
電視品牌負責人于凡向鈦媒體App表示:“過去電視產品作為唯一的顯示終端具有不可替代性,但現如今顯示設備的普及率甚至已經超出了用戶的需求,不光是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移動智能終端,像冰箱、吸油煙機甚至智能音箱,都已經開始普及顯示屏,用戶對電視作為顯示設備的硬需求被快速稀釋掉?!?/p>
換句話說,電視的“平替”整變得越來越多,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中,國內電視開機率從2016年的70%下降到了2021年的27.7%。
另一方面,作為大型家電產品,電視的銷量一直與樓市熱度有著很強的關聯性,原因是很多新裝用戶依然會選擇在客廳中擺放一臺電視,用于觀影娛樂和周末聚會使用。
而歐美地區今年樓市表現的持續疲軟則讓電視市場的寒意變得更強。根據中國經濟網的報道,今年上半年,德國的新建筑數量大幅下降,與過去兩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下降了47%,前5個月的新建筑許可同比下降27%。今年一季度房價也出現自德國統計局開始保存數據以來的最大跌幅,同比下降6.8%。美國6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為416萬套,同比下降18.9%,環比下降3.3%。美房貸機構房利美的報告顯示,今年7月份,認為目前“不是購房好時機”的美國消費者比例增加4個百分點,達到82%,這是該機構自2010年開始進行此項調查以來的最高水平。
生活習慣改變和新裝戶減少導致的需求降低都是影響電視銷售的原因之一,在此之上,電視市場的發展還要面臨智能投影儀等新興品類的競爭、使用率低導致的更換意愿下降以及宅經濟需求提前透支等諸多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