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整體疲軟情況下,前8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仍錄得1.6%的同比增長。今年以來持續下滑的中美貿易也微露改善跡象。前8個月,中美貿易總值同比下降8.7%,降幅比前7個月收窄0.9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對美出口同比下降11.7%,降幅比前7個月收窄1.3個百分點。分產品看,汽車出口依舊堅挺。前8個月,中國汽車(汽車行業分析報告)出口額44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4.4%。
從近期一些先行指標中,貿易形勢改善已有端倪。據官方數據,8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7,雖仍然處于萎縮期間,但比上月的46.3明顯上升。發達國家進口增速未再出現進一步下行,消費需求則在超額儲蓄和實際收入提升過程中維持相對穩定。
隨著全球半導體、消費電子行業觸底上行,以及海外經濟下行勢頭有所緩解,疊加上年同期出口增速基數持續走低,接下來中國出口額同比降幅有望持續收窄。但也有分析人士提醒,在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情況下,今后中國外貿仍有難關待闖。
前8個月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速進一步下滑,有外貿“穩定器”之稱的民營企業出口額增勢也在放緩。這些都表明中國所面臨的外貿形勢依然嚴峻。此外,美國持續推進“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將訂單向墨西哥等國轉移也給中國出口帶來一定壓力。考慮到全球貿易整體低迷,今年中國外貿欲逆勢增長并非易事。此階段,與貿易增速相比,一國外貿競爭力更重要的評判維度是國際市場份額,以及代表未來技術發展方向的新興產業出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