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出口跨境電商異軍突起,多家專業跨境電商平臺通過深入全國產業帶,助力“中國制造”實現轉型升級與出海。業內專家認為,“產業帶+跨境電商+數字化柔性供應鏈”不僅可以幫助產業帶出海拓展國際商機,同時從更長遠層面幫助國內眾多產業通過數字化柔性供應鏈升級,實現“小單快反”、按需供應,切實提升“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和發展能級。
我國目前有數百個各具特色的產業帶,分布在全國各地。近年來,越來越多產業帶企業借助跨境電商渠道,抓住出海機遇,在產品創新、品牌建設、全球業務布局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通過與產業帶合作,跨境電商平臺能夠進一步拓展商家資源,增加商品供應的豐富度,打造優勢品類。專業跨境電商平臺SHEIN近日宣布推出全國500城產業帶出海計劃,三年內將深入全國500城產業帶,助力更多優質廠商、品牌出海,并帶動更多產業升級。通過將產業帶與數字貿易和數字化柔性供應鏈貫通,在幫助產業帶上行跨境電商出海、拓展在全球市場的銷售與品牌提升的同時,也將幫助更多產業鏈實現數字化升級,實現按需供應。
在服裝行業,2022年海外童裝市場規模達1400億美元,受益于海外用戶線上消費習慣的持續深入,海外市場電商滲透率持續提升,線上童裝國際市場空間巨大。隨著平臺模式應用的持續深入,并結合賣家需求提供靈活多元的自主運營與代運營出海多模式選擇,平臺通過一站式賦能將助力更多賣家、產業帶打開廣闊國際市場,推動品牌力提升,實現產業數字化與柔性升級。
此外,阿里速賣通、亞馬遜全球開店等專業跨境電商平臺也在爭相加大對產業帶的布局和扶持。業內人士認為,產業帶集中了中國優質的供應鏈,從規模、分類和基礎設施來看,許多產業帶都具備發展跨境電商的潛力和優勢。“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是新業態和優質供應鏈的有力結合。
據了解,“小單快反”即平臺利用實際市場需求來預測銷售和控制生產,在實時分析跟蹤時尚趨勢的前提下,針對所有SKU(最小存貨單位)都從非常小的訂單開始,每一個SKU一般以100到200件起訂,如果銷售趨勢好則立刻增加訂單,如果銷售不達預期則中止生產。通過前端實時掌握市場趨勢以及消費者反饋,平臺能夠對市場進行較為精準的預測,從而制定后續產品線風格、定位與企劃規劃。進入生產環節后,每個款式的生產與質量管理環節的要求和標準會通過線上數字化工具實時同步到各供應商端,供應商通過線上數字化管理工具進行生產排單、生產管理等。基于“小單快反”、按需供應,從源頭減少了產業浪費,促進產業均衡發展。
由于實現了按需生產的柔性供應鏈模式,從前端時尚趨勢分析、設計開發,到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物流行業分析報告)等各環節進行全鏈路的信息化、在線化升級,帶來了整體效率的提升。服裝二代”莊昊前兩年選擇與SHEIN合作,企業銷量同樣實現大幅增長。父母以前的習慣是幾萬件的訂單幾個月做完,用紙質單據對接;而現在的模式是全鏈條數字化管理,接訂單、采購面輔料、排單等都通過電腦實現。憑借“小單快反”的按需生產,工廠極大程度地減少了服飾滯銷帶來的積壓和浪費,生產變得更敏捷和靈活。
通過“小單快反”模式,依托數字化工具,能夠實現大量小訂單情況下依然可以降本增效,原因在于其進行了整個產業鏈的整合,并且通過數字化改造讓整個流程和體系更加高效運轉,而這也是供應鏈效率提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