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中國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這一年,中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國際觀察人士認為,在世界經濟艱難復蘇之際,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提振了全球增長信心。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仍名列前茅。與此同時,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升至83.2%,其中三季度貢獻率提升至94.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指出,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大引擎,貢獻全球增長量的三分之一。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披差翁帕迪表示,在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展現出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
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明顯,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速突出,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增長引擎,中國經濟增長對亞太地區經濟發展影響巨大。這樣的結果并不意外。他說,近年來中國電動車在泰掀起熱潮,提高了電動車普及程度,來泰投資的中國車企還帶來了電池等配套產業,帶動泰國建立電動車產業鏈,這些都將助力泰國成為東盟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爆發式增長是中國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國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長的含金量更高、綠色成色更濃,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能。中國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與穩定之錨,尤其近10年,中國的綠色、數字經濟發展為世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世界正在分享其紅利。
創新和科技是21世紀經濟增長的驅動力,綠色發展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中國在數字技術和可再生能源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將為促進全球數字化轉型和綠色發展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能源(能源行業分析報告)轉型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中國已經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國,中國推動綠色發展為世界提供了加速脫碳進程和利用綠色貿易的新機遇。
中國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在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希望借鑒中國發展經驗,共同邁向繁榮美好的未來。短短6天,按年計意向成交金額達到784.1億美元,創歷屆新高——上月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為中國擴大開放,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的生動寫照。
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這是中國經濟的底氣,也是世界各國的機遇。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共享的大市場,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