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工業行業分析報告)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其應用模式和產業生態正在驅動經濟社會加快數字化轉型。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遴選發布218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家。我們持續完善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邊緣計算、工業機理模型等關鍵技術加快工程化攻關。下一步,將繼續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有力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國“雙跨”平臺生態逐漸完善,規模呈現健康有序、高質量增長態勢,已遴選出的50家“雙跨”平臺平均連接工業設備218萬臺,平均服務企業超23.4萬家,平均營業收入達69億元。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我國工業互聯網最高發展水平的代表,有力支撐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從成長路徑看,“雙跨”平臺分為3種類型:一是傳統制造企業,立足行業知識沉淀和工業基因,深耕制造業工業場景的平臺,占比62%;二是源于信息和通信設備制造企業,立足信息技術優勢和互聯網基因,為制造業工業場景提供云化軟件集成服務,占比22%;三是源于軟件企業,兼顧軟硬件研發,為制造業工業場景提供信息和通信設備生產運維服務,雖然占比僅為16%,但具備技術研發和用戶規模優勢。
“雙跨”平臺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各部門各地方高度重視,從政策體系到人才培養再到生態載體,以“雙跨”平臺為牽引的產業生態日益繁榮。目前,全國已有30多個省份圍繞建平臺和用平臺部署重點任務,已基本形成部省聯動、梯次發展、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并取得了積極成效。從區域分布看,發展漸趨均衡,已經覆蓋全國16個省份,兼顧東中西部地區。
各地方政府大力培育產業集群,試點示范輻射帶動范圍持續擴大。山東、浙江、福建等地依托國家級試點示范培育本地主導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在重點工業園區、產業鏈上下游開展協同創新和規模復制,初步形成了北京、山東、江蘇、廣東等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