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規上工業(工業行業分析報告)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降幅較6月收窄1.9個百分點。“工業企業營收有所改善。隨著經濟恢復向好,供求關系逐步改善,工業產銷銜接水平明顯提升,加之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收窄,共同推動工業企業營收改善。營收改善有助于工業企業利潤繼續恢復。
工業企業利潤持續好轉,累計利潤降幅自年初以來逐月收窄,呈現穩步回升態勢。數據顯示,1-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5.5%,降幅較1-6月收窄1.3個百分點,其中,7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6.7%,降幅較6月收窄1.6個百分點。不同類型企業利潤均有改善。1-7月,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降幅較1-6月收窄0.7個百分點;私營、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降幅分別收窄2.8個、0.4個百分點,企業盈利持續好轉。
單位成本首次同比減少。7月,規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5.15元,同比減少0.55元,今年以來首次同比減少,有利于企業擴大盈利空間。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運行,中下游行業原料成本壓力有所減輕,工業企業單位成本總體改善。
比較基數的變化一定程度上促使7月工業利潤降幅收窄,同時從決定企業利潤的量、價、成本三因素框架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降幅收窄、每百元營收中的成本下降也對工業利潤增速改善提供了助力。
未來工業利潤將延續修復態勢。PPI大概率已經見底,后續降幅有望繼續收窄。同時,受益于逆周期調控加大力度,加之企業去庫存已步入尾聲,工業生產對企業利潤的支撐或有所增強。此外,隨著原材料成本壓力持續緩解,助企紓困政策發力顯效,需求改善推動產銷銜接水平提高,預計企業單位成本有望繼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