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機器人甩著巨大的紅色“手臂”在汽車上進行裝配、焊接作業,一臺等人高的手術機器人操作著精細的骨科手術,不遠處,多只接近真狗外形的機器狗不斷搖頭翻滾……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如此震撼的“機器人世界”讓觀眾應接不暇。2022年,我國機器人全行業營業收入超過1700億元,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機器人銷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連續10年居世界首位。2023年上半年工業(工業行業分析報告)機器人產量達到了22.2萬套,同比增長5.4%,服務機器人產量353萬套,同比增長9.6%。
更值得一提的是,從機器人經營主體來看,我國機器人領域優質企業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實力不斷提升,本土工業機器人企業年銷量陸續突破萬臺,發揮了良好的產業帶動作用。“機器人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是經濟社會智能化變革的關鍵工具,將驅動人類社會加速進入智能時代。我國已成為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中堅力量,機器人產業逐步逼近變革躍升臨界點。”辛國斌說。
民營經濟31條”提出,培育一批關鍵行業民營科技領軍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大會上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機器人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達273家,10家機器人企業成長為制造業單項冠軍。與此同時,機器人優質企業深受資本市場認可,2022年機器人領域融資金額超300億元。
而我國機器人產業集聚也正加速形成。環渤海地區的北京、天津、青島等地服務機器人發展迅猛,長三角地區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機器人產業鏈,工業機器人的產量位居全國前列。珠三角地區依托雄厚的制造業基礎和完備的供應鏈優勢,機器人產業化應用走在全國前列,東北地區的沈陽、哈爾濱等地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源地,創新資源豐厚,產業基礎雄厚。
從我國機器人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上市企業分布來看,我國機器人優質企業重點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形成了以北京、深圳、上海、東莞、杭州、天津、蘇州、佛山、廣州、青島等為代表的產業集群,并在當地優質企業引領帶動之下,涌現了一批在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銳企業。
正如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產業規模已居全球首位,基礎核心技術正持續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