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半導體行業分析報告)產業投資下降,是半導體產業當前出現降溫趨勢的一個表征。2021年,半導體產業收入創新高,達5560億美元。然而,半導體產業已從供不應求向供應過剩轉變。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報道,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半導體短缺影響了從汽車到游戲控制器等各種產品,企業囤積芯片以增加庫存。疫情后,經濟放緩,半導體產業出現供應過剩現象。
受供求關系影響,半導體產品價格整體陷入低迷。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報道,DRAM和NAND芯片8月報價同比均下跌四成以上。日本綜合研究所調查部研究員立石宗一郎認為:“由于各企業減產幅度還不夠大,價格依然承壓。預計需求復蘇、價格出現真正意義上的上漲還要等到明年。”
伴隨半導體市場低迷,半導體相關產業裁員趨勢正在加劇。據彭博社報道,美國三大芯片制造設備供應商之一泛林集團為應對半導體設備需求驟減,計劃裁減約7%的員工,以在不斷下滑的市場中減少開支。據臺媒報道,中國臺灣高通因使用半導體產品的智能手機市場低迷,業績持續下滑,為削減成本,今年以來已裁員約300人。
半導體產業具有明顯的全球化特點,產業鏈涉及半導體設備、材料、設計、芯片制造等多個環節,供應鏈長、具有競爭優勢的上下游企業分布在全球不同國家,如日本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生產環節,美國相關企業優勢在于半導體設計和高端芯片研發。正是由于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化特性,半導體產業的整體降溫趨勢與全球經濟下行和產業鏈碎片化密不可分。
受全球經濟下行影響,部分國家經濟復蘇遲滯,市場需求端恢復緩慢,半導體相關領域產品需求不振。半導體產品應用范圍十分廣泛,電動汽車、通訊設備、智能家居等相關產品都離不開半導體部件。相關產業的需求減弱直接影響半導體產業的增長勢頭,導致半導體生產、投資、就業呈現疲軟之勢。
短期來看,半導體產業投資降溫反映出當前半導體產品處于供過于求狀態,相關企業減少生產和投資行為,是市場調節機制的反應,是正常的周期性現象。除了市場調節,半導體產業面臨的發展困境有其深層原因——部分國家為謀求所謂“國家安全”,將半導體產業政治化、泛安全化,故意干擾、限制、破壞基于市場規律形成的原有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對半導體產業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