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整體呈現持續恢復、結構向優的發展態勢,智能手機、智能電視、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等產品產量穩步提升。投資保持高速增長。今年1月份至7月份,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通信行業分析報告)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8%,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4個百分點,高于制造業投資增速4.1個百分點。
生產效益逐步改善。1月份至7月份,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2763.2億元,較一季度提高31.1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3.5%,較一季度提升1.6個百分點。新興增長點表現亮眼。“雙碳”戰略引領光伏等行業蓬勃發展,1月份至7月份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276.6吉瓦,同比增長超過56%,包含硅片、電池、組件等在內的光伏產品出口總額達324.7億美元,光伏新增裝機97.2吉瓦,同比增長158%。
電子信息制造業是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15.4萬億元,占工業營業收入比重達11.2%。當前,電子信息制造業仍面臨需求不振、預期轉弱、增勢放緩等挑戰。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表示,在努力擴大有效需求方面,將依托技術和產品形態創新,促進傳統領域消費升級,培育壯大先進計算、虛擬現實等新增長點。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優化電子整機出口產品結構,推動光伏、鋰電等國際產能和應用合作進程。
在提升行業供給水平方面,將堅持創新引領,加快信息技術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在完善產業生態體系方面,將促進電子信息產業鏈上中下游融通發展,全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重點推進集群培育提升工作。在優化產業政策環境方面,將持續做好電子信息技術標準工作,以高標準助力高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