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房企是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段時間以來,政策層面持續鼓勵加強民營房企融資服務,這些利好政策有助于民營房企加快“補血”,緩解資金鏈緊張。
今年以來,民營房企融資環境有所好轉,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一些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依然較為突出。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級高級研究員李佩珈表示,受房地產(房地產行業分析報告)景氣持續下行影響,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恢復“自我循環”仍有較大困難。從銀行融資渠道看,銀行對房企授信需要以房地產企業新增建設項目為前提開展業務,目前大量房企縮減投資、減少拿地,無法依托在建項目開展新的融資。
個別實質違約的房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營房企的融資環境。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經歷過一輪高速成長,民營房企規模越大,需要的資產規模越大,負債規模也會變大。在房地產市場調整的情況下,此類企業也較難迅速作出相應調整,這都會限制企業經營發展,導致一些金融機構對此類企業信心偏弱。
持續加大信貸資源投入,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總的來看,《通知》對于銀行機構金融支持的相關要求比較細致。比如,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營企業貸款占比;保持信貸、債券等重點融資渠道穩定,合理滿足民營房企金融需求。
推動民企融資需求在近兩年被反復強調。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表示,民營房企將在信貸、債券等重點融資渠道資金接續方面受到政策支持。隨著政策落地,民營房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將擴容增量、穩定存量,既有效緩解民企融資難點,又豐富其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