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市以來,義烏小商品城不斷升級采購方式,迭代貿易模式,已發展成為匯集26個大類、210多萬種商品,輻射233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市場,帶動210萬家中小微企業發展。每年到此采購的境外客商超過56萬人次,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多萬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伴隨傳統業務提效、市場景氣恢復、數字化建設加快,小商品城業績喜人。2023年半年報顯示,1-6月小商品城實現營業總收入51.61億元,同比增長22.68%;歸母凈利潤為19.98億元,同比增長63.50%。其中,國際商貿城二區東新能源產品市場貢獻較大。
今年上半年,國際商貿城二區東新能源(能源行業分析報告)產品市場正式營業,已集聚260余戶經營主體。2023年以來,國際商貿城二區東新能源產品市場新增建筑面積13.1萬平方米,一、二層新增商位490余間,線下市場進一步擴容。上半年,小商品城數字貿易生態持續完善。公司以國際商貿城二區東新能源產品市場為試點,打造數字市場樣板,完成萬兆網絡、AI互動屏、數字虛擬人等數字新基建,實現市場導航、AI客流統計等功能。同時,全球數貿中心建設全面動工,傳統市場數字化改造穩步推進。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來自東南亞、中東、非洲、拉美等地的采購商絡繹不絕。在國際商貿城玩具銷售區,不少玩偶類玩具“精通”多國語言,有些甚至還能唱阿拉伯民歌。隨著企業出海地域結構的調整,品牌出海戰略需求也在轉變。
小商品城表示,中國企業出海業務正從傳統歐美等成熟地區以及東南亞等周邊市場,逐步擴展到中東、非洲等新興區域,并成為企業出海的熱點。出口至中東、非洲等地的商品呈現多樣化特點,彰顯中國制造全產業鏈和極致性價比優勢。業內人士表示,零售和電商市場快速發展,中國企業出海前景廣闊。過去30年積累的經驗和產能,可以與中東、非洲等地需求完美對接。
值得一提的是,“一帶一路”倡議降低貿易壁壘,帶來運輸和交易成本下降。作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義烏受益明顯。小商品城表示,本次發布“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品牌出海戰略,正是踐行“一帶一路”倡議、鞏固我國日用消費品供應鏈在全球貿易中優勢地位的生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