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體育產業已形成結構多元、上下協同發展的完整產業鏈條,包括上游資源、中游運營傳播、下游體育衍生產業。上游提供資源生產并帶動全產業鏈繁榮,是產業鏈的核心與動力源;中游主要進行賽事培育、組織、運營及營銷傳播等,是產業發展的助推器;下游體育衍生業包括體育彩票、體育旅游、體育游戲、體育影視等,為產業相關企業提供變現出口。體育用品是體育消費的核心環節之一,2021年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業總規模為1.3572萬億元,增加值為3433億元,相比2020年增長9.2%,在重回增長路徑的同時,創造體育用品行業增加值新高。
從體育用品行業內部結構看,運動服裝(服裝行業分析報告)、運動鞋、運動器材、運動防護用具和戶外用品是主要的細分市場。體育場館是體育消費的重要載體。2022年中國場館服務業實現增加值約為1.4萬億元,占體育產業的41.2%。相比2020年,該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7%。
從場館服務業內部結構看,體育館、體育場、游泳館仍然是主要的細分市場,占場館服務業的58%左右。2022年中國體育館市場規模約為5600億元,同比增長16.7%;體育場市場規模約為4200億元,同比增長16.7%;游泳館市場規模約為2800億元,同比增長16.7%。同時,體育休閑運動增長潛力較大。體育消費作為一種對人本身的“投資”型消費,正獲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推動體育消費發展,對城市發展、經濟增長、國民健康和民族振興均有裨益。
2022年中國健身休閑業實現增加值為1.3萬億元,占體育產業的38.2%。預計2023年該行業增加值將達到1.6萬億元,占體育產業的40%。體育消費人群參與熱情高消費意愿強。成都大運會成功舉辦、中國網球公開賽的回歸、杭州亞運會接踵而至,大型賽事的舉辦進一步點燃了大眾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同時也會刺激體育消費市場的活力的提升。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已超過5億人,這一數字顯示出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將運動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與此同時,全國體育場地數量也在不斷增加,2023年上半年總數達到了450.9萬個,同比去年增長約6.7%。線上運動健身訂單量也在快速增長,同比去年增長了120%。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體育消費市場之一,全民健身的推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體育消費市場規模約為1.5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2.8萬億元。
體育消費的火熱也促進了體育相關初創企業的設立與融資。在體育產業萬億級別的藍海之中,任何一個賽道所能創造的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加之我國擁有龐大的基礎人口數量,體育相關賽道被看好也是“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