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近期的確動作頻頻。幾周前,盒馬剛在上海開出旗下首家高端超市Premier黑標店,這也是盒馬的第11個業態。盒馬認為,國內精品超市雖然已有近20年的歷史,但服務于高凈值人群、海歸、外國人士,在商品結構、購物環境和定價上,走得都是高端路線,讓許多中產消費群體望而卻步。盒馬Premier要做商品高端但價格不貴的精品超市。
同時,盒馬也將Premier視作自身全球+本土的商品供應鏈實力的秀場,有一半以上的進口商品,也有大量基于中國口味開發的特色商品。黑標店的建店設想由來已久,在盒馬9月宣布全面轉型折扣模式。
據了解,幾乎與黑標店同期,盒馬也在籌備一種批零一體的店型,主要面向B端客群、商品大包裝銷售(銷售行業分析報告),這或許會成為盒馬的第12種業態。但盒馬也強調,鮮生業態、會員店業態、NB奧萊折扣店業態仍是盒馬的三大主力業態。尤其是奧萊店,作為盒馬今年唯一最重要的戰略項目,重要性甚至遠超鮮生和X會員店。
成立8年已推出11種業態并多次改革轉型,盒馬的嘗試不可謂不多。除盒馬鮮生是學習意大利品牌Eataly、在國內引領起了一股新零售風潮外,盒馬此后的改變多與國內零售環境的變化休戚相關。盒馬過去幾年依靠充足的集團供血,給行業帶來的新鮮感和挑戰,像是整個零售行業在震蕩中走向轉型中的一種縮影。只是零售風潮的興起落幕速度極快,零售自身積累與迭代需要的時間卻十分漫長。盒馬走到現在,實屬不易。但無論如何,風潮的形成是流量匯聚的結果,不管是社區生鮮店,還是會員店、折扣店,都對應著在當時節點上消費者高頻剛需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