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市場需求回暖,動力電池企業紛紛感到“日子難過”,這與企業利潤下滑密切相關。從上游看,碳酸鋰價格已從前期高位進入筑底階段,銅、鎳價則從今年2月以來步入快速增長通道,錳礦價格近一個月來迅速上漲。從下游看,去年以來,新能源汽車(汽車行業分析報告)企業紛紛采取低價促銷策略,倒逼上游企業壓降價格。“近年來,隨著行業內新上產能陸續投產,加劇動力電池行業競爭。
這種價格競爭可從動力電池配套企業處看到端倪。現在全行業都在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受下游客戶倒逼,公司一季度利潤下滑近三成。價格戰下,行業分化進一步加劇,市場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聚。行業“一哥”寧德時代近期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2024年一季度實現營收797.71億元,同比下滑10.41%,但歸母凈利潤達105.10億元,同比增長7%。國軒高科一季度實現營收75.08億元,同比增長4.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8.56%,扣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95.26%。而億緯鋰能今年一季度營收減少1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6.49%。
受近年來大量新入局者影響,行業產能增長迅速,部分企業開工率不足。加之去年以來國內資本市場IPO收緊,近期工信部又釋放控制產能信號,非頭部企業正面臨越來越大的經營壓力。今年行業將是一個產能出清的階段,價格將維持在相對低位,對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更高。
從長遠看,新能源汽車市場雖保持高增速,但國內整體汽車年銷量多年維持在2500萬至2600萬臺左右,去年雖達到3000萬臺,但天花板可見,對動力電池產業形成擠壓。“動力電池產業在經歷了上一輪爆發后已進入存量博弈階段,頭部企業憑借規模和技術優勢,在價格戰中具有優勢,非頭部玩家都難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