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汽車行業分析報告)產銷分別完成80.5萬輛和7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6%和31.6%,市場占有率達到32.7%。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59.1萬輛和45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0%和41.7%,市場占有率達到29%。業內專家表示,在優供給、促消費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車延續良好發展態勢,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提升,技術不斷改進,企業創新活力進一步激發,不斷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期,支持汽車發展的政策密集推出。我國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延長至2027年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加緊制定實施汽車等重點行業穩增長的工作方案;公安部發布公安機關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26條措施,提出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實行公安政務服務“一窗通辦”“全程網辦”“跨省通辦”;商務部將繼續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組織百城聯動汽車節、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活動,進一步做實做細“消費提振年”。來自供需兩端的扶持舉措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穩定產業發展。伴隨新一輪汽車促消費政策的實施,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有望得到進一步釋放,有助于行業全年實現穩增長目標。
市場的拓展帶動產業鏈創新。6月底,東風威孚分布式輪轂驅動乘用車開啟長測,采用純電四驅、輪轂電機與控制器高集成技術,相較傳統驅動構型,整車百公里加速提升42%。東風持續進行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全線推進,在三電系統上已實現自主掌控,并完成產業化布局。聚焦智能化,自主打造了全新一代中央集中式SOA電子電氣架構。依托氫舟技術品牌,不斷推動氫動力研發取得進展。我們將著力補齊短板,搶占智能網聯新賽道,運用新技術新產品,構筑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競爭優勢。
過去競爭靠的是專項技術,今天則更多要靠‘鏈’。依托集成創新鞏固和擴大產業鏈優勢,對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實現“領跑”至關重要。產業界也在加大力度,主機廠商、零部件商、軟件企業、科研院所等協同創新的模式成為主流。配套體系加快完善,為產業發展筑牢根基。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充電樁221.1萬臺。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有5931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充電設施,占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總數的89.48%。下一步將按照“適度超前”原則,進一步優化完善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努力形成“固定設施為主體,移動設施為補充,重要節點全覆蓋,運行維護服務好,群眾出行有保障”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有效滿足電動汽車充電需求,服務公眾便捷出行。
海南省海口市商務局將發放5000萬元新能源汽車消費券,每輛車最高可申領6000元;湖南省長沙市啟動“百鄉千村”新能源汽車消費季系列活動,今年7月17日至9月30日活動期間,在長沙市內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個人消費者,可憑新車購車發票等資料領取相應的電子消費券補貼……各地因地制宜推出務實舉措,為新能源汽車發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