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多地出現高溫、干旱、山火、洪水等災害。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數據,今年7月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導致這些氣候變化的根源之一,就是人類對化石能源(能源行業分析報告)的嚴重依賴和大量消耗。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大力開發清潔能源,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近些年來,我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應方面已經取得突出成績。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7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1.6%,較2021年提高1.7個百分點。從這些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我國在發展清潔能源方面取得的快速進步。
除了發展清潔能源,全球能源互聯網也為加快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系統解決方案。全球能源互聯網是清潔主導、電為中心、互聯互通、多能融合的現代能源體系。“相比現有發展模式,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使全球清潔能源開發速度和全社會電氣化率增速均提高1.5倍以上。”劉澤洪認為。
我國能源互聯網的成功實踐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借鑒。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發電、特高壓輸電技術創新和工程建設。截至2022年,中國建成投運37項特高壓輸電工程,跨省跨區輸電能力達到3億千瓦,有力促進了清潔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大范圍優化配置和利用,為世界能源轉型與創新發展提供了成熟技術和成功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