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綠色電力(電力行業分析報告)發展方面,中國已取得亮眼成績。“綠色電力一般指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海洋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電力。”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介紹,可再生能源發電過程中不產生或很少產生對環境有害的排放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且不需要消耗化石燃料,相較常規的化石能源發電更有利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今年7月,全球首臺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這臺巨型海上風電機組的輪轂中心高度達152米,相當于一座52層大樓的高度;葉輪掃風面積約5萬平方米,相當于7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根據該海域多年測風數據計算,單臺機組每年可輸出超過6600萬千瓦時的清潔電能,能夠滿足3.6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電,可節約標煤約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4萬噸。
在內蒙古自治區庫布其沙漠,光伏發電與增綠治沙結合的模式日益完善。在沙漠中建設的光伏板,可以有效穩固住浮沙,避免沙丘被風吹走;光伏板的遮擋,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在其下方空間,可以栽種綠植,進一步改善沙漠生態環境。
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開發建設的全球最大規模風電光伏基地項目,也是中國首個開工建設的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大基地項目。該項目規劃總投資約900億元,總裝機規模1600萬千瓦,包括光伏800萬千瓦和風電400萬千瓦,配套改擴建先進高效煤電裝機400萬千瓦。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區送電約400億千瓦時,其中清潔能源占比50%以上,相當于節約標準煤約6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600萬噸。
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13.2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占總裝機的48.8%,超過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的三分之一,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分別連續18年、13年、8年穩居世界第一位。2022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7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1.6%,較2012年增長約11個百分點。其中,風電、光伏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與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相當。同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和發電量分別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和發電量的76.2%和81%,已成為電力新增裝機和發電量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