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為較早開發光伏的國家之一,相關扶持政策要求電力公司以高價收購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能源行業分析報告)所發電量,帶動入局光伏產業的企業數量迅速增加。本世紀初,日本的夏普公司曾占據全球光伏組件市場份額首位,京瓷、松下和三菱電機等其他公司也躋身前五名。但在2010年前后,日本企業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開始逐漸下滑。近年來,日本光伏組件制造企業更是萎縮加劇,不斷有企業退出光伏組件生產制造領域,其中不乏出光興產和松下這樣曾經實力雄厚的企業。
此外,日本大量光伏電池板將在2030年前后達到使用壽命。據日本環境省估計,從現在起到2040年,每年報廢的光伏電池板將達80萬噸,約為現在報廢量的200倍。換新需求水漲船高,日本卻只剩下京瓷和夏普兩家制造商,這意味著日本未來對進口光伏組件的依賴度將不斷提高。同時,由于產業鏈不完善,報廢面板的回收處理工作也成為難題。
分析日本光伏產業衰落的原因,由于光伏電池組件業務只是京瓷、夏普和三菱等綜合電氣機械公司的一個部門,公司整體預算要分配給各個部門,而每個部門分配多少預算則要企業綜合考量。這樣一來,就不可能作出只在特定領域大量投入資金的決定。由于生產規模難以擴大,導致日本企業在硅料采購等方面的成本競爭力下降。“如果這些公司經營層能夠下定決心,那也許現在日本光伏產業的面貌就會全然不同。另外,日本政府給予的支持也不夠,國家層面應先行投入資金。
與此同時,安裝場景也是限制日本光伏發展的因素之一。作為幾乎沒有平地的島國,日本適合光伏發電的土地少之又少。據國際能源署統計,日本平地的單位面積光伏發電容量居世界首位,但裝機容量增長率卻逐年下降。這表明適合地點的光伏利用率已經到極限,可開發的地點已經所剩無幾。為此,日本在今年提高了屋頂光伏的發電收益,規定電力公司收購屋頂光伏發電的價格相比平原或山區要高出20%,用以鼓勵企業在利用率較低的工廠和倉庫屋頂安裝光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