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以新能源(能源行業分析報告)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穩步構建,風電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期,保持年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的高速發展水平,對全國綠色電力的貢獻持續增加。據悉,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政策供給,推進風電高質量躍升發展,海上風電和鄉村風電將開啟新的增長空間。在中國中車展臺前,咨詢者絡繹不絕。陸上超大功率機組、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和海上風電干式變壓器等展品,與復興號智能動車組、雅萬高鐵動車組、時速600公里磁懸浮動車組等軌道交通裝備模型一同亮相,此舉背后是這家因高鐵而被公眾所熟知的央企,正致力于將風電裝備打造成“第二張名片”。
此次展會上,中國中車發布了8-16MW功率等級“海平面一號”機組、適應“三北”中高速區域和“沙戈荒”風場環境的陸上超大功率機組、國內陸上最大功率12MW級直冷雙饋風力發電機、20MW海上半直驅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5MW-12MW全集成海上風電齒輪箱等數十種風光儲氫領域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在風機大型化、中遠海趨勢明確的背景下,目前企業都在加速布局20兆瓦甚至22兆瓦的風機。
得益于政策推動和產業鏈共同努力,近年來我國風電行業產品和技術創新步伐明顯加速。據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介紹,當前中國風電不僅具備大兆瓦級風電整機自主研發能力,而且形成了完整的風電裝備產業制造鏈,制造企業的整體實力與競爭力大幅提升,在大容量機組研發、長葉片、高塔架應用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新技術應用不斷涌現,以激光雷達為代表的新型傳感技術、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的智能技術,使得風電的整體管理變得更加高效。
技術創新為行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過去十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年均增長率超過20%,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風電裝機規模首位。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風電新增并網裝機2892萬千瓦。截至8月底,全國累計風電裝機容量約4.0億千瓦,同比增長14.8%。業內人士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為我國能源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風電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期,發展前景廣闊。
進入新階段,鄉村風電發展迎來新契機,深遠海風電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風電+帶來了無限可能,風電國際化進程提速,機組大型化趨勢明顯,數字化與智能化應用日益廣泛,這些都將進一步提升風電的發展質量。大力發展海上風電,被認為是我國沿海省份推進能源轉型、保障能源供應、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助力海洋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