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3月份前期積壓訂單集中釋放的短暫回暖后,又開始掉頭向下。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今年1~7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697.9億美元,同比減少10%,降幅上半年擴大1.7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出口788.5億美元,同比下滑11.9%;服裝出口909.4億美元,同比下降8.3%。
我國針織(紡織電機行業分析報告)行業出口487.71億美元,出口額同比下降10.25%,降幅較一季度擴大4.46個百分點。其中,針織織物出口額為107.72億美元,同比下降14.4%;針織服裝及附件出口379.99億美元,同比下降8.4%。6月當月,我國針織行業出口97.77億美元,同比下降15.75%。 從主要出口市場來看,1~6月我國針織產品對幾大出口目的國的出口額依舊保持收縮態勢,且降幅較一季度有擴大趨勢。1~6月我國針織產品對對東盟、美國、歐盟、日本分別出口90.36億美元、84.65億美元、66.75億美元和29.83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1.91%、22.14%、19.09%和11.54%。
同期,我國對中亞、中東、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出口漲勢明顯。1~6月我國針織產品對中亞五國出口合計24.06億美元,同比增長61.15%;對俄羅斯出口10.88億美元,同比增長45.34%;對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尼日利亞、巴西等國家出口也有大幅度增長。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上主要發達經濟體如美國、歐盟等對針織產品的進口需求均有所下降,同時我國產品在上述市場中的份額占比也有所減少。根據美國商務部紡織品服裝辦公室(OTEXA)、歐盟統計局、日本海關統計數據整理,今年1~5月我國在美國和日本進口針織產品貿易中的占比分別為18.42%和53.73%,同比分別減少了1.77個百分點和3.65個百分點;1~4月,我國在歐盟進口針織產品貿易中的占比為23.13%,同比減少了2.51個百分點。
從細分品類來看,上半年大多數產品出口額同比均有所下滑,其中起絨織物、運動服、針織童裝的降幅較為明顯,同比分別下降13.22%、14.93%和 24.55%。針織襪品出口額基本維持了去年同期水平。從地方海關統計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浙江、廣東、福建、江蘇和山東五個紡織大省的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其中江蘇省的出口降幅較為明顯,同比下降了23.96%。但也有逆勢上揚的地區,1~6月新疆、廣西的針織產品出口額分別為21.48億美元、12.23億美元,增速分別為99.45%、172.55%。產業由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有序轉移,區域結構更趨優化。今年以來,新疆受益于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以及俄羅斯、中亞等市場的需求拉動,出口保持高位態勢;廣西則抓緊有利時機,啟動企業分赴東盟、中東市場搶訂單、拓市場,取得積極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