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柯橋區,歷經40多年,從“水上布市”發展為“國際紡都”,全球每年有1/4的面料在此成交。江蘇蘇州盛澤鎮,14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集聚了2500多家紡織生產企業,年產各類紡織(紡織行業分析報告)品超130億米。紡織行業是我國傳統優勢產業,涵蓋了原輔料制造、紡織制造、服裝生產等多個環節。當前,中國紡織工業已形成全球規模最大、最完備的產業體系,生產制造能力與國際貿易規模長期居于世界首位。2022年,我國紡織全行業纖維加工總量超過6000萬噸,占全球比重一半以上;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3409.5億美元,占全球比重保持1/3以上。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演進,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給我國紡織業帶來哪些新機遇新挑戰?紡織業企業如何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應用,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穩步推進
走進位于盛澤鎮工業集中區的京奕集團生產車間,紗線一錠一錠接連下線,只聽得機器聲陣陣,卻幾乎看不見工人身影。生產全流程接入智能系統,技術參數可通過電腦實時調節,紡紗和卷繞操作全部交由自動化機器完成。
去年,我們在短流程設備改造上投入了5.6億元,新增渦流紡紗機90臺。相較于此前采用的環錠紡紗工藝,渦流紡紗機將生產效率提升了25倍,工人也只需原來的1/10,整個生產過程沒有廢氣廢水排放。傳統紡織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近年來,紡織行業加快應用5G、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穩步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行業提質增效打開了新空間。截至2022年底,我國紡織行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總體發展水平評估指數達到57.1,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5.6%,智能制造就緒率為14.6%;服裝“三衣兩褲”單機與流程自動化基本實現,示范企業生產流程中自動機使用率達到80%,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企業比例達到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