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寶搜索“羽絨服”,不少品牌旗艦店的月銷量都超過3000+單,羽絨馬甲單品甚至月銷2萬單左右。在抖音直播間里,羽絨服(服裝行業分析報告)品牌主播賣力介紹產品的抗寒性、設計感、性價比。而今年“雙十一”銷售數據顯示,運動羽絨服銷量同比上漲108%,兒童羽絨服銷量同比增長85%,男士羽絨服、保暖褲銷量分別同比增長54%、49%,女士羊毛衫同比增長54%,兒童棉鞋銷量同比增長87%。
今年騎行族必備的防風被也迎來了銷量大爆發,據悉,防風被產地分布在山東、浙江、湖南,其中義烏占了最大的份額。入冬降溫后,防風被下單量是平常的3倍,商家貨倉天天都是滿倉狀態。快遞車每天跑十幾趟拉貨,倉庫打包、核對訂單都在加班加點。
除了羽絨服、防風被,保暖家居服、睡衣套裝均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距家5公里內,我只穿睡衣睡褲出門。”一位網友的留言下,是更多網友的贊同。天眼查專利數據顯示,與“保暖”相關的專利申請超萬項,其中保暖內衣有990余項,保暖羽絨服也有100余項。
今年,軍大衣也頗受年輕人追捧,“不是羽絨服買不起,而是軍大衣更有性價比”。400多元置辦一件純羊毛、皮毛一體軍大衣,不僅抗風保暖全齊活,還省錢。而沖鋒衣內里或加絨或加棉,既保留了中年人士的風度,更保住了溫度。
白天穿暖和了,晚上也要睡得暖。在睡眠保暖方面,降溫讓被類爆發尤為明顯。今年天貓主推鵝系冬眠新體驗,鵝羽絨被訂單同比增長迅猛。相關數據顯示,某品牌鵝羽絨被在“雙十一”開門紅階段,累計成交近3萬條,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