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棉價格維持在80美分低位振蕩。周度出口數據較之前略有下滑,新年度棉花收割進度較快。市場未有大的消息面刺激,ICE棉花缺乏上漲驅動,不過隨著美元指數高位回落以及海外金融市場轉強,ICE棉花短期進一步下跌的壓力也不大,預計短期內將圍繞80美分/磅震蕩。
上周,鄭棉走勢獨立,沒有和美棉走出共震續跌行情,一方面說明前期鄭棉跌幅過大,提前透支了下跌空間;另一方面顯示國際市場消費不足,美棉需求不如預期,繼續弱勢下跌。目前各國紡織廠普遍虧損經營,最多也只能盈虧持平,其原因就在于下游零售端和消費者的需求仍沒有改善。據美國零售聯合會的調查,雖然美國目前的通脹率已經從去年的高點回落,但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以及地緣政治形勢緊張正在影響消費者的信心,今年三季度,美國服裝進口量繼續下降,棉制服裝進口降幅大于化纖和羊毛服裝。三季度,美國服裝進口量同比下降16.46%。其中,美國棉制服裝(服裝行業分析報告)進口降幅為19.30%,羊毛服裝為15.12%,化纖服裝為15.69%。
12月6日,鄭棉主力合約上漲1.47%報收于15145元/噸,漲220元;棉紗主力合約上漲1.21%報收于20865元/噸,漲250元。目前,國內棉花供應端寬松,新疆籽棉交售進度超90%,但銷售進度放緩,紡企信心不足,維持剛需采購。下游局部地區棉紗產銷較前期略有好轉,總體市場仍處弱勢。在成本支撐和套保壓力的共同作用下,鄭棉短期或仍維持區間震蕩,繼續向下的空間不大。
棉市羸弱 新疆籽棉收購價繼續下跌
國內新棉上市速度加快,但銷售進度慢于去年同期水平,顯示下游需求疲軟。按照國內棉花預計產量565.7萬噸測算,截至11月30日,全國累計加工皮棉370.3萬噸,同比增加91.9萬噸,較過去四年均值增加5.1萬噸;累計銷售皮棉36.8萬噸,同比減少9.8萬噸,較過去四年均值減少52.0萬噸。
受到皮棉市場銷售羸弱影響,新疆籽棉收購價繼續下跌,新疆機采棉收購價降至6.80-7.0元/公斤,其中北疆地區收購價稍高于南疆0.05-0.10元/公斤,部分地區37-38%衣分籽棉收購價降至6.65-6.75元/公斤。南疆阿克蘇、喀什等地手摘棉收購價也降至7.0-7.3元/公斤(38-39%衣分)。籽棉收購價下跌繼而又影響到皮棉加工成本,產業鏈負反饋繼續向下游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