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小商品城(600415.SH)旗下國際商貿城是義烏外貿產業核心一環,共設有5個區,聚集著約7.5萬中小商戶。入口處上方大屏幕滾動播放“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據小商品指數網的分析,12月第二周價格指數小幅下跌,線下成交火熱,帶動場內交易價格指數及出口交易價格指數上漲。軍大衣走紅帶來銷售熱潮帶動了相關服裝輔料及配件生產,此外,護膚美容用品、衛生清潔日用品等產品場內成交也較為火熱。
穿梭在國際商貿城一區,洽談業務,店鋪內商戶們多忙于接待客戶、盤點貨物。今年業績同比均有所增長。我們在商貿城干了幾十年,今年比去年肯定是好一點,主要還是靠老客戶訂單。另一位主營燈具出口的店主透露,今年業績同比增幅預計達到30%-40%,各海外市場需求都有回暖。但談到業績是否恢復到2019年水平,商戶們多隱晦表示“尚有距離”。至于明年行情預期如何,商戶們言辭謹慎,多回復“不清楚”、“不好講”、“希望越來越好”。
主要負責對接海外商戶完成接單,后續生產和物流(物流行業分析報告)倉儲等環節均交由工廠和外貿公司負責跟進,此外,還會依托小商品城搭建chinagoods平臺拓展線上業務,這也是商貿城的主流外貿模式。處于商戶上游的商貿城表現更為亮眼。商城集團副總經理陳知幸受訪表示,今年1-11月,整個市場的抽樣成交額是超過了2000億元,日均客流超20萬人次,日均外商流量為3100多人,基本恢復到2019年水平。
主要市場中,義烏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其他國家貿易往來更密切。今年1-11月,義烏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2924.7億元,同比增長22%。“一帶一路”貿易往來升溫在運輸環節也有體現,明年發送班列數量預計將繼續保持增長,為滿足增長的需求,正在規劃增加通往中亞地區的中歐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