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的趨勢下,運營商緊抓機遇,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成為推動企業營收增長的重要動力。上半年,中國移動數字化轉型收入為1326億元,同比增長19.6%,占通信服務收入比提升至29.3%;中國聯通產業互聯網(互聯網行業分析報告)收入達到429.77億元,占服務收入比首次超過25%;中國電信產業數字化業務收入688億元,同比增長16.7%,占服務收入比為29.2%。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3家運營商在云業務方面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移動云收入達到422億元,同比增長80.5%;天翼云收入達459億元,同比增長63.4%;聯通云實現收入255億元,同比增長36%。
分析其原因,胡世良認為,國家陸續出臺了“央企上云”等政策文件,鼓勵創新云計算技術,為產業發展創造巨大市場空間。此外,供需兩端齊發力為產業提供有效支撐。在需求側,縣域市場逐漸成為新增長點,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對云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強;供給側的驅動力源自規模效應和技術能力。以天翼云為例,其在241個城市建設‘一城一池’節點,居公有云第一陣營,接連突破云操作系統、超大規模計算調度等多項關鍵技術,具備提供自主可控解決方案的能力,在安全方面的差異化優勢逐步顯現。
雖然新興業務已成為運營商收入增長的“第一引擎”,但進一步分析會發現,與2022年上半年相比,3家運營商數字化轉型收入增速均呈現放緩態勢。當前國內市場仍然面臨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的局面。受跨行業協調難度大、改造成本高等因素影響,雙千兆網絡“進場難”“進場貴”問題仍存在,延緩了部分重點場景數字化轉型步伐。截至6月底,3家基礎電信企業數據中心出入口帶寬為1016.6Tbps,同比下降9%。
政府部門應加強市場監管,盡快出臺產業數字化規范發展相關法規,維護市場良性競爭格局。運營商也應深入了解不同場景的真實需求,切實把握客戶數字化轉型痛點,構建“集約開發+本地交付”的運營模式,提供個性化數字化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充分發揮自身“鏈主”示范引領作用,以平臺建設帶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