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受眾范圍來看,出現了全民追“風”。我們之前說國風國潮,是屬于年輕人的小眾文化、亞文化,但目前國風已經成功“出圈”,在全民的各個年齡層都得到認同,并且融入日常生活。
從表現對象來看,國風的內容得到很大拓展。之前集中在對一些傳統文化符號的表現,比如漢字、服飾、剪紙等,而現在國風的表現對象非常多元,不僅是文化符號,還包括生活樣態,不僅是傳統的,更是現代的。比如,既有李子柒式的田園牧歌,又有王七葉式的搞怪反差,引發國際模仿秀。很多00后認為,國風不是只有傳統文化,也包括現代生活。
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結合得更加緊密。我們能明顯地感知到,國風產品已經從原來的手辦擺件為主,到現在融入日常生活,有各種聯名款、各種國貨,而且價格親民,普通人愿意消費、也消費得起。
國風的傳播渠道更加多元。最初國風相關內容主要通過音樂、動漫、游戲(游戲行業分析報告)等傳播,現在則是從線上到線下無處不在。受眾不再滿足于僅僅去消費別人的演繹,而是主動參與和融入。尤其是00后,他們是互聯網原住民,早已習慣使用各類自媒體去傳播國風。
客觀上,00后成長的時代,正是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可以說與生俱來。
也許80后90后也有這樣的愛好,但缺乏社群的支持。而現在各類興趣圈層都能在互聯網上找到同好,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聚集到一起,激起的漣漪將擴展到整個水面。
主觀上,一方面,00后受到文化懷舊心理的影響,對“過去的美好”總有一種探尋的情感,尤其是尚未全面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這種文化心態會更加強烈。另一方面,年輕人追求個性,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好提供了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庫,他們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做各種個性化表達,尤其是結合全球時尚進行創造傳播,更增強了其主體認同感與自我價值感。
對00后來說,國風不僅是一個文化層面的現象,還與愛國等情感相關。比如之前某外國品牌的一款裙子涉嫌抄襲馬面裙,就在網上引發爭議。當一股小眾的風潮逐漸沉淀為一種大眾的文化,國風在保留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的創意表達方式,并和國際接軌,“新中式美學”就誕生了,成為更多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