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務量比去年提前39天超千億件、9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升至2020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點、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隨著一系列穩增長、促民生、提信心政策的落地,我國消費潛力逐漸釋放,多項交通物流數據創新高,向好勢頭明顯,展現出隨著供應鏈上下游需求趨穩,我國經濟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活力更足。
高鐵站熙熙攘攘,航站樓人頭攢動,旅游線路車水馬龍……今年尤其是三季度,商務流、學生流、探親流、旅游流交織疊加,旅客出行需求十分旺盛。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說,前三季度,完成跨區域人員流動量456.6億人次,同比增長31%,其中三季度增長30.5%。分方式看,前三季度鐵路客運量完成29.3億人次、同比增長112.4%,公路人員流動量完成420.6億人次、同比增長26.8%,水路客運量完成2億人次、同比增長120.9%,民航客運量完成4.6億人次、同比增長126.7%。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鐓^域人員流動量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的同時,貨物運輸也保持較快增長。今年以來,快遞行業供需兩旺,業務量連創紀錄。就在10月23日7時39分,我國2023年第1000億件快件產生,這比去年達到千億件提前了39天。
與快遞行業類似,多個數據印證三季度交通物流業有所升溫。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完成營業性貨運量403.1億噸,同比增長7.1%,其中三季度增長7.6%、與上半年相比加快0.8個百分點。分方式看,前三季度鐵路貨運量完成37.4億噸、同比增長0.3%,公路完成297.4億噸、同比增長7.7%,水路完成68.3億噸、同比增長8.5%,民航完成522萬噸、同比增長12.5%。
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也保持較高水平。前三季度,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25.4億噸,同比增長8.5%,其中三季度增長9.5%、與上半年相比加快1.5個百分點。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3億標箱,同比增長5.2%,其中三季度增長5.9%、增速較上半年加快1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疫情平穩轉段,我國國民經濟運行企穩回升,延續恢復向好態勢,國內消費需求增長。二是我國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第三季度向好勢頭明顯,物流(物流行業分析報告)保通保暢成果進一步鞏固。三是今年以來我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需求強勁,鐵礦石、煤炭、糧食合計進口13.4億噸,同比增長18.3%。
這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上可得到進一步印證。在政策“組合拳”不斷落地和傳統旺季需求釋放的共同影響下,9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為103.6%,指數兩連升至2020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點,各分項指數中,供應指數和銷售指數也呈現連續上升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