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沖突發生后,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應聲上揚,國際油氣市場對戰爭延續的恐慌情緒升溫,大宗商品風險溢價普遍抬升,但影響主要集中在短期層面。
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再次加劇了中東局勢動蕩,自然也引發了國際社會對石油市場不確定性的預期。總體來看,本輪巴以沖突對國際油氣市場的短期沖擊不可避免,但難以翻起大浪。不過本著有備無患的思路,有必要做好應對短期油氣市場波動的準備。
對油氣市場沖擊短期效應顯著
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對巴以沖突的反應極其敏感,沖突剛剛發生,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就應聲上揚。此外,由于各方對戰爭背后的利益矛盾調和難度有一致性認識,國際油氣市場對戰爭延續的恐慌情緒升溫,使得大宗商品風險溢價短期內普遍抬升。因為隨著巴以沖突局勢的變化,伊朗和沙特這兩個中東石油大國的供應也可能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繼而波及整個中東地區的油氣供應。
美國或將收緊對伊朗的石油出口制裁。歐洲地緣政治沖突發生后,美國政府為控制通脹、應對高油價局面,有意放松了對制裁國伊朗和委內瑞拉石油出口的限制,對伊朗出口石油“睜只眼閉只眼”。但巴以沖突發生后,在戰爭和輿論發酵壓力下,不排除美國再次收緊對伊朗的制裁、嚴格限制其原油出口的可能,而對伊朗的制裁或將壓縮中東石油供應總量,可能支撐國際油價上行。
此外,巴以沖突或將導致沙特延緩石油增產的步伐。沖突發生前,美國一直力推沙特和以色列的關系正常化。本輪巴以沖突發生后,沙特與以色列的和解進程或將遲滯,沙特增產原油(原油行業分析報告)大概率會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