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強,是強盛之基,是安全之要。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里,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今年以來,我國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護航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一個又一個重要領域順利推進,并相繼取得階段性突破。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首款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干線客機。讓中國的大飛機飛上藍天,是國家的意志,也是人民的意志,是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時代成果。C919大型客機帶動形成了我國的民用航空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以上海為龍頭,陜西、四川、江西、遼寧、江蘇等22個省市、200多家企業、近20萬人參與大型客機項目研制和生產;推動建立16家航電、飛控、電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機載系統合資企業,提升了中國民用飛機產業配套能級。
由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命名交付。航空母艦、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大型郵輪,被稱為造船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代表全球船舶(船行業分析報告)工業的最高水平。現在,中國已集齊“三顆明珠”。大型郵輪是浮動的“海上城市”,是全球最復雜的單一機電產品。“愛達·魔都號”整船零部件數量達到2500萬個,相當于C919大飛機的5倍、“復興號”高鐵的13倍;全船總電纜布置長度達到4200公里,相當于上海至拉薩的距離。外高橋造船郵輪辦公室主任、大型郵輪工程項目副經理易國偉表示,國產首艘大型郵輪命名交付體現出我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齊全的整體工業門類,以及打造頂尖的集成類產品的能力。
從產業現狀看,中國造船業不僅集齊了“三顆明珠”,還在國際市場上全面領先。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49.7%、67%和54.4%,三項數據均排名世界第一。
龍芯中科發布了新一代中央處理器(CPU)龍芯3A6000。測試結果顯示,龍芯3A6000的總體性能與英特爾公司2020年上市的第10代酷睿四核處理器相當。龍芯采用完全自主研發的龍架構,不需要任何國外授權。新一代龍芯的性能已跟市場主流產品基本接軌,與國際最先進同類產品的差距縮小到3年。這標志著國產CPU在自主可控程度和產品性能上均已達到新高度,也證明了國內有能力在自研CPU架構上做出一流產品。